充分利用法律法规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疑似职业病纠纷处理
已被浏览765次 更新日期:2024-07-30 来源:宏法律师团
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客户开发不理想,收入骤减。某企业再叠加高层出走,带走技术骨干、业务精英,连普通技术员也无法避免被挖角。最离谱的是临走还各种卑劣手法整治老东家,确实活久见了。笔者有幸见识了一场生动、残酷的商战且持续着。当事人找到宏法律师团队,宏法律师团队朱丹峰律师承办该案。
面对员工嚣张的气焰,宏法律师抓住案件本质,建议采用杀鸡儆猴的诉讼策略。从事情露出苗头律师开始介入。历时一年余,在第一场劳动仲裁对抗中帮助企业取得胜利。帮助我方当事人免去24万元赔偿金,并节省了高达10万余元的工资差额,最大限度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东莞民事纠纷;企业法律顾问;劳动仲裁;疑似职业病;调岗;停职留薪
案情简介
H某十几年前入职某企业,后因业务需要公司成立新公司实体,H转入新公司任职。疫情之后,公司业务萎缩,业务总监对现状不满另起炉灶。窃取公司商业秘密迅速发展。同时从老东家挖走技术骨干和整个业务团队。从此与老东家纠纷不断。 因公司生产车间有噪音,H感觉自己听力下降,于是主动前往医院体检。最终被医院诊断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加之其与该业务总监来往甚密,故提请职业病鉴定。 公司收到材料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团队,寻求应对之策。立场不同,自然手段不同!如果咨询我们的是劳动者,我们的建议也会有针对性。
办案经过
我们接到咨询第一时间就建议公司根据员工提交的医嘱对其进行调岗,远离噪声源。同时因为岗位不同,在不降低根据《劳动合同》确定的底薪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安排其工作岗位。最终匹配到公司绩效提成较低的行政岗。
随后该员工又因工作清闲而违反工作纪律,影响其他同事上班。公司根据规章制度和医嘱对其做出停职留薪决定。只发放不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此举可以为公司在后续的纠纷争取最有利的条件。
经历了近九个月的等待,该员工以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不提供劳动条件等理由发送《被迫离职通知书》并发起劳动仲裁。由于诊断是疑似职业病,并没有真正确诊和认定职业病,暂时无法享受过工伤待遇。而公司在其未出勤情况下每个月有发放不低于最低工资的薪水合法合规。最终该员工的所有诉请均被驳回。公司获得阶段性全胜。
案件结果
最终,驳回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请求和工资差额请求。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公司全胜。自此公司摆脱了风雨飘摇的劳资关系,全员进入奋斗状态。完美!
宏法律说
从法理上来说,疑似职业病确诊和认定成功即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对潜在职业病风险的岗位需要特别注意入职前体检,定期检查。发现苗头及时调离岗位,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 从情理讲,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也要尽可能降低负担。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系统规划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希望企业能合法合规经营,做大做强,为社会多创造财富。
如有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关注留言和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咨询。
“分享“、“赞”和”在看”,推送给有需要的朋友。